《教育心理学》
一、教育心理学概述
(一)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
?。ǘ┙逃睦硌У难芯咳挝?/p>
(三)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
1.教育心理学的起源
2.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
3.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
二、心理发展与教育
?。ㄒ唬┬睦矸⒄挂话愎媛捎虢逃?/p>
1.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
2.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
?。ǘ┤现⒄估砺塾虢逃?/p>
1.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
2.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
3.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
?。ㄈ┤烁穹⒄估砺塾虢逃?/p>
1.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
2.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
3.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
?。ㄋ模┬睦矸⒄沟牟钜煊虢逃?/p>
1.智能差异与教育
2.人格差异与教育
3.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
4.性别差异与教育
三、学习及其理论解释
?。ㄒ唬┭暗囊话愀攀?/p>
1.学习的基本含义
2.学习的分类体系
学习主体分类;学习水平分类;学习性质分类;学习结果分类。
?。ǘ┭暗牧崂砺?/p>
1.经典性条件作用说
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;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;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;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。
2.操作性条件作用说
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;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;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;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。
3.观察(社会)学习理论
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;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;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;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。
?。ㄈ┭暗娜现砺?/p>
1.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
格式塔学派的完形-顿悟说;托尔曼的认知--目的说;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。
2.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
认知学习观;结构教学观;发现学习。
3.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
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;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;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。
4.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
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;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。
?。ㄋ模┭暗慕ü估砺?/p>
1.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
2.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
知识观;学生观;学习观(主动建构性;活动情境性;社会互动性)。
3.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
4.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
?。ㄎ澹┭暗娜吮纠砺?/p>
1.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
2.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
3.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
四、学习动机
?。ㄒ唬┭岸氖抵始捌渥饔?/p>
1.学习动机的含义
2.学习动机的分类
3.学习动机的作用
(二)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
1.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
2.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
需要层次理论;自由学习理论。
3.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
期望--价值理论;成败归因理论;自我效能感理论;自我价值理论;目标定向理论。
?。ㄈ┭岸呐嘌爰し?/p>
1.学习动机的培养
2.学习动机的激发
五、知识的建构
?。ǎ┲都爸督ü?/p>
1.知识及其类型
2.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
?。ǘ┲兜睦斫?/p>
1.知识理解的类型
2.知识理解的过程
3.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
(三)错误概念的转变
1.错误概念的性质
2.概念转变及其过程
3.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
4.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
?。ㄋ模┲兜恼嫌胗τ?/p>
1.知识的整合与深化
2.知识的应用与迁移
六、技能的形成
(一)技能及其作用
1.技能及其特点
2.技能的类型
3.技能的作用
?。ǘ┬闹羌寄艿男纬捎肱嘌?/p>
1.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
2.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
3.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
?。ㄈ┎僮骷寄艿男纬捎胙盗?/p>
1.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
2.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
3.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
七、学习策略及其教学
?。ㄒ唬┭安呗约捌浣峁?/p>
1.学习策略的概念
2.学习策略的结构
(二)认知策略及其教学
1.注意策略
2.精细加工策略
3.复述策略
4.编码与组织策略
?。ㄈ┰现呗约捌浣萄?/p>
1.元认知及其作用
2.元认知策略
?。ㄋ模┳试垂芾聿呗约捌浣萄?/p>
1.时间管理策略
2.努力管理策略
3.学业求助策略
八、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
?。ㄒ唬┑贝泄啬芰Φ幕纠砺?/p>
1.传统智力理论
2.多元智力理论
3.成功智力理论
?。ǘ┪侍饨饩龅氖抵视牍?/p>
1.问题及其问题解决
2.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
?。ㄈ┪侍饨饩龅挠跋煲蛩?/p>
1.有关的知识经验
2.个体的智能与动机
3.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
4.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
5.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
?。ㄋ模┪侍饨饩瞿芰Φ呐嘌?/p>
1.充分利用已有经验,形成知识结构体系
2.分析问题的构成,把握问题解决规律
3.开展研究性学习,发挥学生的主动性
4.教授问题解决策略,灵活变换问题
5.允许学生大胆猜想,鼓励实践验证
(五)创造性及其培养
1.创造性的基本概念
2.创造性的基本结构
3.创造性的培养措施
九、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
?。ㄒ唬┥缁峁娣堆坝肫返路⒄沟氖抵?/p>
1.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
2.品德发展的实质
(二)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
1.社会规范的遵从
2.社会规范的认同
3.社会规范的内化
(三)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
1.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
2.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
3.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
?。ㄋ模┢返虏涣嫉慕谜?/p>
1.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
2.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
3.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